26fall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全攻略
来源:未知发表时间:2025年07月04日 10:55:25浏览量:
26fall 申请季,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又放大招:研究生录取人数暴涨 11.5%,商科、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疯狂扩招!但别高兴太早 —— 扩招背后,是审核标准的大换血,想上车的同学,必须吃透这些 “新规则”!
一、政策变动:扩招≠好申,这些新要求决定生死
NUS 2025 学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从 11714 人增至 13072 人,看似 “机会变多”,实则暗藏 “筛选升级”:
1. 新增「跨文化适应力」考核,这些经历直接加分
从 2025 年起,招生审核新增 「国际背景权重」:
- 参加过国际竞赛(数学奥赛、机器人赛事)、跨国志愿服务、海外交换的申请者,优先进入人工复核;
- 反之,纯 “高分低实践” 的学生,可能在 AI 初筛阶段就被淘汰(NUS 已启用 AI 初审 + 人工复核双轨制,材料真实性、匹配度必须精准)。
案例:24fall 有双非学生,均分 88+,但因无任何国际经历,被计算机硕士拒;而同校均分 85 + 的学生,因有 2 段海外暑研 + AMC 竞赛奖,成功上岸。
2. 首次开放临床医学本科,材料要求 “卡细节”
NUS 今年首次对中国高考生开放临床医学本科,但材料需 6 个月内公证的英文译本(学术证明、推荐信都要双语文本)。此外,工程学院新增「核心课程学分对照表」,部分专业雅思小分要求提升(比如工科某些专业,雅思写作从 6.0 提至 6.5)—— 申请前必须死磕官网最新细则!
3. 语言要求 “灵活化”,但别误解为 “降低难度”
- 经济学硕士:雅思从 6.5 降至 6.0,托福从 90 + 调为 85—— 但这是为了筛选 “有潜力的理科生” 转商科(新增 AI + 金融科技等交叉专业,需理工商课程衔接);
- 本科申请:雅思写作单项从 6.5 降至 6.0(南洋理工商科仍维持 6.5)—— 看似放宽,实则是 NUS 想招 “能快速适应英文授课” 的学生,而非降低门槛。
二、申请时间线:这些节点错过 = 白申
NUS 26fall 申请时间线分化严重,尤其是硕士,不同专业截止日期天差地别:
1. 本科申请:高考生 vs 国际课程学生,各有门道
- 高考生通道
- :2025 年 11 月开放,2026 年 2 月底截止,需一本线 100 分以上 + 雅思 6.5(如高考 600 分 +,雅思 6.5,可冲人文社科 / 理工科);
- 国际课程学生(A-Level/IB)
- :2026 年 2 月 26 日前提交材料,要求3 门 A * 或 IB 39+(竞赛奖、科研经历是加分项)。
2. 硕士申请:滚动录取 + 提前截止,早申 = 多 1 倍机会
- 商科 / 计算机
- :2025 年 9-10 月开申,2026 年 1 月截止,滚动录取(Rolling Basis)—— 早申的学生,可能在 12 月就拿到 offer,晚申的只能捡漏;
- 法学 / 建筑
- :部分项目截止日期提前至 2025 年 10 月 15 日(比往年早半个月),必须9 月前完成文书 + 材料;
- 材料提交
- :全面无纸化,提交后不可修改!建议提前 3 个月整理(成绩单、文书、推荐信),避免扫描件出错。
三、录取偏好:不同背景学生,策略天差地别
1. 本科申请:名校生拼竞赛,普高生靠 “硬核经历”
- 名校学生(深中、人大附等)
- :均分 90 + 是基础,搭配竞赛奖(奥赛、AMC 省奖及以上)、科研项目(如机器人、环境科学),才能突围;
- 普高学生逆袭
- :均分不够(如一本线 50 分 +),必须靠科研论文、专利(比如发表 EI 会议论文,或持有实用新型专利),或学术实践(如清华暑研、中科院科研营)弥补背景。
2. 硕士申请:985/211、双非、海本,各有 “分数线”
- 985/211 + 海本
- :均分 80-85 + 可申主流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理工科 / 冷门社科(如环境工程、东南亚研究)可放宽至 80+;
- 双非学生冲刺
- :均分必须 88-90+,搭配硬核经历(名企实习:投行、字节;顶会论文:EI/SCI;商科 GMAT 700+,工科 GRE 320+(量化 165+));
- 实习 / 科研加分
- :商科需 2-3 段对口实习(投行、咨询公司优先),计算机需 Kaggle 竞赛获奖(Top20)或科研项目(如 CV、NLP 方向)。
四、费用与生活成本:涨价 + 冻结期延长,这些细节要注意
别以为 NUS 只有学费,这些 “隐藏成本” 能把你卡到签证都下不来:
1. 学费标准(年)
- 本科:人文社科 3-3.5 万新币(≈16-19 万人民币),理工科 4-5 万新币(≈22-27 万人民币);
- 研究生:学费比本科高 15-20%,商科硕士普遍 5-7 万新币(≈27-38 万人民币)—— 热门专业(如商业分析)学费逐年上涨,早申能省 1-2 万。
2. 生活费:涨价 28%,存款证明要 “冻 6 个月”
- 校内宿舍
- :每月 500-800 新币(≈2700-4300 人民币),但名额极少(尤其是研究生),建议提前半年申请;
- 校外租房
- :市中心单间 1200-1800 新币 / 月,近郊 800-1200 新币 / 月 —— 生活费较往年涨 28%,存款证明冻结期延长至 6 个月(突击存钱会被拒签!)。
五、申请建议:提前 12 个月规划,才能 “避坑”
26fall NUS 申请竞争只会更激烈,建议按这节奏准备:
1. 时间轴:12 个月分阶段攻克
- 前 3 个月
- :打磨材料(成绩单、文书、推荐信),尤其跨专业申请者,文书要突出 “课程衔接逻辑”(比如工科申 AI + 金融科技,写清编程 + 金融知识的应用);
- 中间 3 个月
- :语言考试(雅思 / 托福 / GRE/GMAT),预留 2-3 次刷分机会(NUS 接受拼分,但建议一次到位);
- 最后 6 个月
- :提交申请(早申!),跟踪进度,准备面试(部分专业新增 AI 面试环节,需提前练)。
2.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 90% 的申请者会犯
- 材料真实性
- :AI 初审会查重,文书抄袭、经历造假直接拒;
- 课程匹配度
- :跨专业申请新增专业(如 AI + 金融),必须在文书中写清 “之前学过的课程如何支撑新专业”(比如学过 Python、金融建模);
- 存款证明
- :提前 6 个月存够钱(学费 + 生活费),冻结期覆盖签证审核(一般 3-6 个月)。
最后提醒:扩招是机会,但 “筛选升级” 更残酷
NUS 扩招的是 “优质生源”,不是 “所有人”。想上车的同学,必须精准匹配 “跨文化经历 + 高均分 + 硬核实践”,才能在 AI 初审 + 人工复核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