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将对留学产生哪些影响,到底美国还值不值得去呢?
来源:未知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4:25:52浏览量:
自4月15日起美国对华关税累计加征至245%,将两国紧张局势推至历史最高点。由此引发全球股票动荡、经济贸易紧张,对于本打算前往美国留学的同学来说,更如同天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次的关税战将对留学产生哪些影响,到底美国还值不值得去呢?
对留学生群体的直接影响
01、留美成本压力加剧
生活成本上涨,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包括食品、日用品、电子产品等,留学生日常开支将显著增加。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2025年3月美国核心CPI同比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4%,房租上涨8.1%。
美国高校学费在关税冲击下加速上涨,这一趋势与关税导致的高校财政压力直接相关——国际学生学费占美国高校收入的15%-20%,而2023-2024学年中国学生人数下降4.2%,迫使学校通过涨价弥补缺口。
另外,美国对高校的资金审查力度加大,经费的减少也导致奖学金申请难度增加。
02、签证审查严格
部分专业的签证审查力度显著加强,签证申请流程变得更为复杂,获批难度大幅提高,许多学生在签证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因签证问题无法按时入学,留学计划被迫搁置。
自 2025 年 3 月下旬起,美国政府展开针对国际学生身份的大规模审查与吊销行动。截至 4 月 10 日,已有超过 120 所高校共计 650 名国际学生的签证被取消,其中包括不少中国学生。部分理工科专业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专业签证拒签率可能超过 80%,审查范围从学术背景延伸至导师合作项目。
学术发展与就业机遇
学术科研合作受限:特朗普第一任期已导致中美联合科研项目减少30%,而2025年政策进一步冲击学术合作,尤其是敏感专业方面。因此,可以预见两国在学术领域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少,逐步发展为割裂状态。
州立法加剧政策风险。俄亥俄州通过的《高等教育安全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州立高校与中国「实体清单」高校(如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开展联合实验室、双学位项目等合作。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名校已暂停与中国9所「双一流」高校的合作,超200名中国学生面临课题终止。
产业调整,竞争激烈:关税调整促使美国部分产业调整,一些本土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雇佣本国学生以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不确定性,留学生在美国就业难度增加。
贸易摩擦使中资企业在美国缩减业务规模,美国企业也减少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涉及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等领域的实习岗位和工作机会大幅减少。
留美难度大:H-1B签证政策收紧,留美就业难度大,且敏感专业AI、量子计算等将面临更多限制。2025 财年经过两轮抽签,共有 135,137 人成功中签,整体中签率约为 28.73%,其中中国学生群体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签率约为 10%,本科生中签率约为 5%。
在审核方面, 移民局对申请人资质的审查变得更加严格,尤其是在专业匹配方面。以往,申请者只需要确保学位与岗位大致匹配即可,但现在,学位与岗位的关联性要求更为细致。
另外,有数据显示, 仅有40%的H1B持有者最终成功拿到绿卡,35%的人因排期漫长、雇主变动或申请失误导致身份中断,25%的人则因政策问题被拒签。
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近期对全球加征关税的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留学生群体。从政策成本、就业市场及经济趋势来看,其他地区的留学生群体可能更受益;若追求短期高薪且能承担风险,美国仍可尝试,但需做好应对政策变动的准备。